宜人社发〔2010〕3号
各县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团委:
去年,我市开展了“青春先行•创业宜春”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全市全面启动了创业服务年活动,加快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进程,对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协作,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以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为平台,促进青年就业对接
1、做好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县市区人事劳动部门要把青春建功新农村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和进城青年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列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纳入当地就业培训规划统筹安排,并适当扩大培训规模。大力支持团组织开展其他各类培训,在培训指标、培训项目、资金补贴、岗位开发、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并按相关规定给予补贴。各团县市区委要主动与人事劳动部门、用工企业、培训机构沟通协调,切实做好政策宣传、人员组织、岗位对接、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工作。各县市区要确保全年培训返乡和进城青年农民工各1000人次以上。
2、做好青年就业专场招聘工作。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主动的配合人事劳动部门做好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促进工业园区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就业招聘工作。积极协助人事劳动部门做好招聘会的岗位收集开发、舆论宣传、跟踪服务等工作。各县市区人事劳动部门要积极支持团组织举办青年就业专场招聘会,如“五四”青年就业专场招聘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青年劳动力招聘洽谈会等,全力支持团组织做好青年就业专场招聘工作。各县市区人事劳动部门、团委要加强合作,力争全年各举办4场以上的青年就业专场招聘会,为青年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
二、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推动青年创业工作
1、做好青年创业培训工作。各县市区团委要依托人事劳动部门的创业培训机构,积极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团干参与SYB(“创办你的企业”)青年创业培训班。各县市区人事劳动部门要积极为45周岁以下的各类青年提供免费创业培训,提高青年创业能力。各县市区要确保全年各举办6期以上的SYB团员青年创业培训班,培训200名以上有创业意愿的青年。
2、做好青年创业服务工作。各县市区人事劳动部门、团委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大力开展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进一步完善联手促进青年创业的工作机制,提高青年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各县市区人事劳动部门对经过团组织集中推荐、符合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条件的创业青年,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要集中审核发放,对符合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各团县市区委要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确保全年各发放青年创业信用卡不少于100张。各县市区要为创业青年落实就业创业优惠帮扶政策,逐步培养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
3、加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主题宣传。要发掘和树立一批青年就业创业典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各级团组织要通过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创业金点子大赛等活动,提高青年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认识,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创业。
三、以服务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加快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
1、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摸底工作。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彻底摸清近几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建立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台帐。对有就业愿望的进行就业失业登记,并进行免费职业培训。
2、夯实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各级团组织要加大见习基地建设力度,完善见习基地遴选评估机制,完善见习基地过程管理,规范见习基地信息发布、岗位对接、见习管理、评估考核、信息管理等制度,促进见习基地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并及时与当地人事劳动部门沟通工作进展情况。各县区市人事保障部门要积极支持团组织做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并将其组织的高校毕业生纳入“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对共青团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符合条件的,要落实基本生活补贴政策。各县市区要确保今年各创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5个以上,符合条件的将由市人社局、团市委联合命名为“宜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或“宜春市青年创业见习基地”。
各县市区要明确工作职责,指定联络员,定期将工作推进情况上报市人社局、团市委,市人社局、团市委将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绩效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
联 系 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傅 琼
共青团宜春市委 郭 庆
联系电话:0795-3220276
0795-3280001(传真)
电子邮箱:jxycgqt@sina.com.cn
二○一○四月一日
主题词:人力资源 青年 就业 创业 通知
报 送:市委、市政府,省人社厅、团省委
宜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0年4月1日印
共印40份
附件1:
宜春市2010年迎“五四”青年就业招聘洽谈会
实施方案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江西省委《转发人社部、团中央关于共同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2009]287号)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宜春市委《关于进一步共同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宜人社字[2010]3号)的要求,定于2010年4月15日举办宜春市2010年迎“五四”青年就业招聘洽谈会。为确保招聘会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青年就业,现制定本方案。
一、主办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宜春市委、市经济开发区、袁州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单位:宜春市劳动就业管理局、袁州区劳动就业局
二、时间和地点
1、4月15日上午 9:00至下午17:00,举办宜春市2010年迎“五四”青年就业招聘洽谈会, 招聘会为期一天。
2、举办地点:宜春市人力资源市场(火车站旁)。
三、招聘会内容
1、组织收集市经济开发区企业及市内各用工单位用工信息。
2、做好专场招聘会推广活动。重点在市经济开发区、市内主要新闻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中心城区各职业技术学校、袁州区各街道、乡镇,力争让更多企业和求职者了解掌握本次招聘会举办信息。
3、主要招聘对象:城乡青年。
4、招聘现场设立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专区,上午九时启动专场招聘会。
5、组织指导招聘洽谈活动,派出职业指导人员,为青年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和应聘服务。
6、开展政策服务活动。确定专人,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有关就业政策咨询服务。
四、活动组织领导
成立宜春市2010年“迎五四”青年就业专场招聘领导小组,负责招聘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工作。
组长:郑正其
副组长:彭映梅、叶青华、张洪锦、袁东春、余爱华、陈宜林、李小钢。
成员:易炳、易云进、郭庆、彭云南、林小伟、周志华、罗小明、胡旭红、李俊春、金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劳动就业局。办公室主任:余爱华
副主任:易炳、郭庆、易云进、金波。办公室下设会务联络组、就业岗位落实组、应聘组织组、宣传报道组、后勤接待组、政策咨询与维权组、安全保卫组,人员由四方抽调组成。其主要工作职责:
1、会务联络组
组长:张洪锦;副组长:林小伟、柳玲
工作人员:李俊春、彭云、傅琼、袁菠、田馗、时艳、郑声妹。
负责会务筹办、参会领导联系、场地布置、信息板的制作、各种数据的统计及活动情况的总结上报等。
2、就业岗位落实组
组长:易炳;副组长:李俊春、辛增明、袁绍安
工作人员:邹海松、郭玉玲、袁苑、周玉蓉、易枭龙、谌林元。
负责本市各用工单位和省内外、境外用工岗位信息的收集、编辑发布,组织指导企业和求职者在招聘与就业网络开展对接招聘洽谈活动,协助会务组制作招聘信息板。
3、应聘组织组
组长:李小钢;副组长:郭庆、金波
工作人员:袁绍安、易枭龙、谌林元
负责组织未就业应(历)届高校毕业生、城乡青年劳动力、其他有就业愿望的求职者。
4、政策咨询与维权组
组长:罗小明;副组长:彭云南
工作人员:胡建宁、罗晓梅、刘娟、辛淑琴、袁菠、兰江萍、石爱喜。
负责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和劳动维权解答及维权案件受理。
5、宣传报道组
组长:袁东春;副组长:林小伟、胡旭红
工作人员:王凡、施小明、吴承峰、向丽蓉、杨绍波、易清义。
负责与新闻媒体联系,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宜春市劳动就业报》专刊编辑及活动期间的对外新闻报道工作。
6、后勤接待组
组长:周志华;副组长:王青、谢彩玲
工作人员:谢鹏、聂敏、李伟、易冬才
安排好参加招聘会对接企业工作人员和招聘会工作人员的文具、饮水、工作餐等。
7、安全保卫组
组长:聂细根;副组长:吴超美
工作人员:聂晖、郭先林、陈量
负责招聘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招聘周边交通秩序维护。
五、工作要求
1、紧密配合。举办专场招聘会是促进园区企业用工和青年求职者就业对接的有效形式,涉及面广,人员多,各科室既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又要从提高就业服务成效出发,按照方案的工作分工,共同合作,把招聘会各项任务及时有效落到实处。
2、做好企业用工登记和信息发布工作。在市人力资源市场电子大屏发布招聘会信息,组织指导企业和求职者正确填报《企业招工信息登记表》、《求职者登记表》。
3、做好宣传工作。编印《宜春劳动就业、招聘会专刊》,刊载就业政策和招聘会就业信息,免费发送到中心城区、街道、各类大中学校(院)。招聘当日,在会场设立彩虹门,主题为:“宜春市2010年“迎五四”青年就业招聘洽谈会”。并请市电视台、宜春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前来采访报道。
4、做好招聘情况统计工作。确定专人,对求职者进场人数、达成就业意向、现场实现就业对接等情况进行统计,通报新闻媒体,及时上报省人保厅和共青团江西省委。
5、根据赣人社字[2009]454号文件规定,此次活动所需经费从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附件2:
宜春学院2010年大学生创业项目推介会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遵照中共江西省委提出的“创业服务年”、中共宜春市委提出的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的重要部署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切实推进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实施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发展战略,宜春学院联合宜春市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宜春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拟举办一场专门面向宜春学院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推介会,具体方案如下:
一、大会名称:宜春学院2010年大学生创业项目推介会
二、主办单位:宜春市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 宜春学院 共青团宜春市委
三、承办单位:宜春市劳动就业管理局 宜春学院招生就业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宜春学院团委 宜春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劳动就业局 新余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劳动就业局
四、举办地点:宜春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招聘大厅
五、举办时间: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8:30-16:00
六、来宾单位:各创业项目推介单位。
七、推介对象:宜春学院2010届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
八、组织分工:
1、成立大会领导小组。
组 长: |
王晓春 姚电 |
副组长: |
龙 进 张洪锦 余爱华 吴 正 |
成 员: |
易 炳 曾宜平 刘新坤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会务组、宣传组、后勤接待组、保卫组、志愿者组等五个组组成。
办公室主任:
副主任: |
易 炳
刘新坤 |
会务组成员: |
肖红伟(组长)、李俊春、傅琼、郭 庆 |
宣传组成员: |
刘新坤(组长)、古海清、张 庆 |
后勤接待组成员: |
郑宝成(组长)、刘娟、周绍武、姜 敏 |
保卫组成员: |
孙平(组长)、李晖等宜春学院校卫队成员 |
志愿者组成员: |
刘斌(组长),其余由宜春学院在校学生组成 |
2、大会筹备分工
领导小组负责大会的统筹领导,组织协调,邀请有关领导出席大会。
会务组负责推介单位协调工作,收集各推介单位情况及相关的推介材料,推荐单位展板制作,布置场地,组织引导推介单位、大学生参加现场会,收集反馈信息。负责收集创业项目信息及展板制作,负责创业项目推介会场地布置,包括会场横幅、气球、彩虹门的制作及悬挂。
宣传组负责校园网站会前信息宣传、张贴宣传海报,邀请报社、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负责会后新闻稿的写作及发布,编印大会专刊。
后勤接待组负责安排接待用车,用餐,用水,委派专人陪同、接待出席大会的领导,安排工作人员食宿。
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制作、摆放行人、车辆路标及安排停车等。
志愿者组负责协助各工作组开展各项工作,各组分配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志愿者具体工作由各组做好安排。
九、大会议程:
大会主持人:
1、领导致大会开幕词( )
2、领导宣布大会开幕( )
十、其它事项
1、会场制作横幅一幅,彩虹门一个,彩柱两根。
2、现场会结束前推介单位填写好推介情况反馈表,由会务组收集汇总。
3、此次相关活动所需经费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附件3:
宜春市2010年青年劳动力招聘洽谈会
实施方案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江西省委《转发人社部、团中央关于共同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2009]287号)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宜春市委《关于进一步共同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宜人社发[2010]3号)的要求,定于2010年7月30日举办宜春市2010年青年劳动力招聘洽谈会。为确保招聘会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青年就业,现制定本方案。
一、主办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宜春市委、市经济开发区、袁州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单位:宜春市劳动就业管理局、袁州区劳动就业局
二、时间和地点
1、7月30日上午 9:00至下午17:00,举办宜春市2010年青年劳动力招聘洽谈会, 招聘会为期一天。
2、举办地点:宜春市人力资源市场(火车站旁)。
三、招聘会内容
1、组织收集市经济开发区企业及市内各用工单位用工信息。
2、做好专场招聘会推广活动。重点在市经济开发区、市内主要新闻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中心城区各职业技术学校、袁州区各街道、乡镇,力争让更多企业和求职者了解掌握本次招聘会举办信息。
3、主要招聘对象:城乡青年。
4、招聘现场设立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专区,上午九时启动专场招聘会。
5、组织指导招聘洽谈活动,派出职业指导人员,为青年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和应聘服务。
6、开展政策服务活动。确定专人,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有关就业政策咨询服务。
四、活动组织领导
成立宜春市2010年青年劳动力招聘洽谈会组织领导小组,负责招聘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工作。
组长:郑正其
副组长:彭映梅、叶青华、张洪锦、袁东春、余爱华、陈宜林、李小钢。
成员:易炳、易云进、郭庆、彭云南、林小伟、周志华、罗小明、胡旭红、李俊春、金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劳动就业局。办公室主任:余爱华
副主任:易炳、易云进、郭庆、金波。办公室下设会务联络组、就业岗位落实组、应聘组织组、宣传报道组、后勤接待组、政策咨询与维权组、安全保卫组,人员由四方抽调组成。其主要工作职责:
1、会务联络组
组长:张洪锦;副组长:林小伟、柳玲
工作人员:李俊春、彭云、傅琼、袁菠、田馗、时艳、郑声妹。
负责会务筹办、参会领导联系、场地布置、信息板的制作、各种数据的统计及活动情况的总结上报等。
2、就业岗位落实组
组长:易炳;副组长:李俊春、辛增明、袁绍安
工作人员:邹海松、郭玉玲、袁苑、周玉蓉、易枭龙、谌林元。
负责本市各用工单位和省内外、境外用工岗位信息的收集、编辑发布,组织指导企业和求职者在招聘与就业网络开展对接招聘洽谈活动,协助会务组制作招聘信息板。
3、应聘组织组
组长:李小钢;副组长:郭庆、金波
工作人员:袁绍安、易枭龙、谌林元
负责组织未就业应(历)届高校毕业生、城乡青年劳动力、其他有就业愿望的求职者。
4、政策咨询与维权组
组长:罗小明;副组长:彭云南
工作人员:胡建宁、罗晓梅、刘娟、辛淑琴、袁菠、兰江萍、石爱喜。
负责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和劳动维权解答及维权案件受理。
5、宣传报道组
组长:袁东春;副组长:林小伟、胡旭红
工作人员:王凡、施小明、吴承峰、向丽蓉、杨绍波、易清义。
负责与新闻媒体联系,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宜春市劳动就业报》专刊编辑及活动期间的对外新闻报道工作。
6、后勤接待组
组长:周志华;副组长:王青、谢彩玲
工作人员:谢鹏、聂敏、李伟、易冬才
安排好参加招聘会对接企业工作人员和招聘会工作人员的文具、饮水、工作餐等。
7、安全保卫组
组长:聂细根;副组长:吴超美
工作人员:聂晖、郭先林、陈量
负责招聘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招聘周边交通秩序维护。
五、工作要求
1、紧密配合。举办专场招聘会是促进园区企业用工和青年劳动力就业对接的有效形式,涉及面广,人员多,各科室既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又要从提高就业服务成效出发,按照方案的工作分工,共同合作,把招聘会各项任务及时有效落到实处。
2、做好企业用工登记和信息发布工作。在市人力资源市场电子大屏发布招聘会信息,组织指导企业和求职者正确填报《企业招工信息登记表》、《求职者登记表》。
3、做好宣传工作。编印《宜春劳动就业、招聘会专刊》,刊载就业政策和招聘会就业信息,免费发送到中心城区、街道、各类大中学校(院)。招聘当日,在会场设立彩虹门,主题为:“宜春市2010年青年劳动力招聘洽谈会”。并请市电视台、宜春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前来采访报道。
4、做好招聘情况统计工作。确定专人,对求职者进场人数、达成就业意向、现场实现就业对接等情况进行统计,通报新闻媒体,及时上报省人保厅和共青团江西省委。
5、根据赣人社字[2009]454号文件规定,此次活动所需经费从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